粉末氯化鈣在陶瓷釉漿中的應用一般釉漿中生粘土添加量為3~5%,其他為瘠性原料。因此,粉末氯化鈣的加入,立即與具有特殊結構和性能的生粘土發(fā)生作用,從而引起釉漿性質發(fā)生改變,下面來具體了解下粉末氯化鈣在陶瓷釉漿中的作用。
1、粘土加水以后,形成膠體——懸浮體的混合體,通常稱粘土——水系統(tǒng)。粘土的膠體化學性質會影響釉漿系統(tǒng)的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能。這是因為顆粒的數(shù)量對流變性能的影響并不是很大,在極稀的溶液中甚至與顆粒的數(shù)目無關。由于粘土顆粒的電性質和離子交換性質及吸附作用,因此在制備好的釉漿中粘土一般呈膠團結構;
2、Ca2+加入到釉漿系統(tǒng)后,會進入粘土膠團的吸附層中。前面已經提到,粉末氯化鈣的粘土膠團的吸附層是由電位離子OH-和反離子H-等陽離子構成。由于Ca2+與粘土膠粒異電性,所以將中和吸附層上的電量,使雙電層的電量減少;
3、Ca2+與膠團發(fā)生交換作用后,立即吸附大量的自由水包覆在膠團內成為結合水,使粘土膠團膨大。這些膨大的膠團成為連接釉子顆粒的橋梁,使整個釉漿系統(tǒng)形成一種比較穩(wěn)定的網狀結構。釉漿內釉子與膠團互相牽聯(lián),互相制約,使粘土膠團不能自由移動。結果粘度大,流動性急劇降低。
無水氯化鈣的生產工藝無水氯化鈣為白色或灰白色固體(粒狀、塊狀或粉末),味微苦,無臭,易溶于水,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,能溶于醇、醋酸等。 具有強烈的吸濕性,在空氣中極易潮解,因此多數(shù)用于各種物質的干燥劑。
一、生產原理
可用石灰石和鹽酸反應制得。主要化學反應如下:
CaCO3+2HCl→CaCl2+H2O+CO2↑
二、操作過程
1.制二水氯化鈣(CaCl2· 2H2O):將鹽酸(31 %)和石灰石粉,按2.2:1的配比投入反應缸中,在攪拌下發(fā)生反應,生成酸性氯化鈣溶液,移入澄清槽內。加入石灰乳,調溶液pH值為8.9~9,這時氫氧化鐵、氫氧化鎂沉淀析出。經澄清,過濾,濾液移在蒸發(fā)皿內加熱至172~174℃蒸發(fā),經結晶,分離后于200~240℃下干燥脫水,即得二水氯化鈣。
2.制無水氯化鈣:將二水氯化鈣再加熱至260~300℃,干燥脫水,即變?yōu)榘咨臒o水氯化鈣。
流態(tài)化生產粒狀氯化鈣的工藝,其特征在于以液體氯化鈣為原料,霧化的液體氯化鈣與溫度為380-420℃的高溫熱氣形成混合流態(tài)化狀態(tài),在粒狀氯化鈣晶種的作用下得到粒狀無水氯化鈣。